今天我也说一段大选的事情。这个大选不是美国的大选,是我们学校学生会的大选。这不是一个故事,但其实我是想从这一连串的故事讲一个问题。
我们就先说说这个主线故事吧。X学校的每年学生会选举,两组人马全上全下,方式就是大家公投,三年级的票权只有一票但二年级相对权重大有两票(毕竟他们是学校主体,三年级不久就毕业了)。裁判标准就是一周的好吃好喝活动表演。
今年的不同之处是我的直系学妹在某一队里,好多年了终于又有中国同学参选了。学妹人缘应该算是不坏:办活动也积极,人也热心。传统上,中国同学中很热心去当干部的,会被大多数人觉得有点官腔,或者觉得就是过度热心政治,毕竟大学里靠这些活动攒资历的也是有的。不过学妹不管怎么说,办事的时候还是一板一眼大家还算认可的。我自己觉得嘛,不管怎么说选个中国同学到学生会里也算是一件大事,大家至少应该是要上点心的。
末了开票了,学妹的那一队没赢,而且最后知道其实输的也不多,输了10票。因为票数实在接近(667:657),最后还复查了好多遍甚至推迟了开票时间。
这个10票,被我不幸言中了,连学妹自己最后都承认,还不如输了40票痛快呢。
原因就是这个票,不是免费的。说起来就是公民和人民的关系,要有投票权么平时也要支持学生会工作,大多数人每月大约都会交上个20欧的样子,被戏称为“保护费”吧。而时间拨回一年前,好多现在三年级的中国学生,当年觉得这个费交的不值,因为自己参加活动不多么,所以就没有交。好一笔经济账啊!
我不想就经济账和政治账这两件事情多展开了。本来么,也没人说非要把咱们中国代表投上去对吧?我这动不动上纲上线什么民族荣誉感,肯定有人觉得不舒服(不过如果要定个性,我也毫无疑问给他们扣个没有民族荣誉感的帽子)。即使不谈这些,连话语权都不想要了吗?我当然可以接受说,大家拿着票不投自己同学,觉得那一组不够好,可是放弃投票权又是怎么一回事?这不是大家羡慕了好久的自由民主吗?直接就不要了?说真的,我从去年到今年,就觉得为了这两票的民主,“保护费”还是值得的,哪来没有成本的民主呢?
我要说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去找实习的。快到实习季了么,大家都忙。我早早定了实习也就给大家创造机会来个顺水人情,组织一趟去华为数学所参观的活动。我就偶然碰上他们所长的,聊数学聊得开心,然后就提出来了这么一个想法。报名期间拖过ddl的,集合迟到的,这些我就不提了,算大家和我熟也就无所谓了。参观到最后,还有最后一个实验的时候,走了一半人。我当时在想,说好的要来找实习呢?华为现在的水平世界上也排得上号了啊,最后再看一个实验会很久吗?为什么就要抢着那么几分钟就离开了呢?
我要说的第三个故事,关于我们这里一位同学的,当年来法时拿的埃菲尔奖学金,这个奖学金非常丰厚,说起来平日里大家都是很羡慕他们的。我们这位同学今年没有办公交卡,因为觉得今年出门次数不多,平日就管我借吧。我也没说什么,借就借呗。今天这位同学在路上后来被查了,得罚钱,她挺不乐意的,僵了好一会儿,后来在同学提醒下想起卡是我的毕竟还要有交代,才勉强交了钱。
当我讲到第三个故事的时候,我真的已经不知道对于很多人而言,生活除了实习、工作、收入、房子、车子、结婚、生子还有别的吗?
我听过很多故事,比如“人生不能只有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”。
比如我初中那年,两位语文老师分别和我们读过“沉默的大多数”和“集体无意识”两个故事,前者说的是文革,后者说的是南京大屠杀。
比如我大学毕业那年,老师和我说出国了要做三件事:读好书,学习了解当地文化和语言,做好组织工作(大家要团结,不能窝里斗)。
时下有文章抨击当下制度培养的所谓精英,大多只是一群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”,说更多人似乎得了“空心病”,纯当我是一个不幸的人在异国他乡这么几天里碰上了诸多极端事件。只盼着,这一切都只是妄言,而大多数年轻人如新闻联播里描述的那样,满怀理想和朝气,将时代精神、民族复兴和个人追求结合在一起奋发图强吧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